新闻中心

构建未来实验室:从精确定位到绿色智能的全过程设计指南

  • 浏览次数: ...
  • 发布时间: 2025-07-05

一个能够高效输出研究成果,保证实验安全的实验室是如何从零开始建造的?也许你以为实验室只是一个装满仪器和试剂的房间,但实际上它融合了很多学科的知识,涉及建筑电气、给排水、暖通、消防、工艺管道、家具、智能控制系统等多项技术。,并兼顾环保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,这是一个庞大而细致的综合系统工程。
前期规划:定位和规划,为实验室建设奠定基础
试验室定位
作为建设的第一步,我们应该从国际、国内、行业、社会、地理等多个维度明确自己的水平和角色,比如行使政府职能的检测实验室,或者服务大众的第三方通用实验室。同时,要将绿色环保、智能化等新概念融入定位,打造节能低碳、智能高效的现代实验室,符合行业发展前景。
规划阶段
建筑与工艺规划:建筑规划涉及外观、风格、高度和园区布局;工艺规划与后续实验有关。建设前需要做大量的研究,明确自己的需求和发展方向,借鉴已经建成实验室的经验教训。可以使用 BIM 三维模拟设计技术,提前避免空间布局矛盾等问题。
安全规划:制定完善的安全和应急系统,包括合理规划消防疏散路线、明确应急设备(如应急淋浴、洗眼器、灭火器、急救箱等)的配置数量和位置标准。),以及制定火灾、化学品泄漏等突发情况的应急计划。
各功能区域的设计标准
一是通用实验室
基于标准单元,对开间、深度和内部布局有严格的要求。例如,平行布置在试验台上的标准单元的开间不应小于 6㎡;当有通风柜时,深度不应小于 6.6m,没有通风柜的时候不能小于 5.7m。在不同的布局形式下,测试台、通风柜和仪器设备之间的距离也有详细的规定。建议集中在建筑物的外墙布局上,空调应朝北布置。需要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,疏散通道畅通,烟雾探测器、气体泄漏监测装置等。
二是专门的实验室
它也由标准单元组成,但其开间和深度应根据实验仪器设备的尺寸、安装和维护要求确定。如果需要温度和湿度控制,建筑设计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,引入智能环境控制系统,并立即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、空气质量等数据。
特殊功能实验室三
・生物培养室
前室面积不低于前室、准备室等多个功能房间, 8㎡,设置换衣脱鞋设施。建议布置在建筑物的尽头,外窗应密封两层。功能房间应选择密封玻璃隔断墙和推拉门,并预留灭菌器位置。配备单独的空气净化系统和紧急消毒装置。
・天平室
设置不低于 6㎡作为温度和湿度的缓冲区域,前室应布置在朝北,以避免阳光直射引起的温度波动。采用双层密闭窗(或堵漏),阻挡外界气流的影响。还需要配备基本的减振措施。
・电子显微镜室
远离振动源和磁场干扰源,最好在底层。由多个功能之间组成,过渡间面积不低于 6㎡,镜子间有防震、空气净化等特殊要求。
・谱仪分析室
远离振动源,布局在底部或采取减振措施,由多个功能间组成,根据需要在谱仪间设置排气罩等。

本文网址: https://www.qdsl.cc/news/398.html

联系人:董 冬
联系电话:137-9196-3426
邮箱:280662517@qq.com
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山河路702号恒大御澜国际129栋304室